新产业让农民更加有奔头

盛夏时节,走进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管委会中滩村,抽穗的稻子像海浪一样起伏,稻田里不时有鱼蟹探出头来,一派盎然生机。过去这里可不是这样

盛夏时节,走进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管委会中滩村,抽穗的稻子像海浪一样起伏,稻田里不时有鱼蟹探出头来,一派盎然生机。

过去这里可不是这样。河口管委会由于临近黄河,沼泽遍地,耕地排涝困难,土地盐碱化严重。立足农情,破解难题,河口开启了一场“绿色革命”,把盐碱地变成沃土,不仅种起了水稻,还养起了鱼蟹,农民收入得到了大幅提升。

技术革命,种养结合增效益

“当年包产到户,村里人填饱了肚皮。如今深化改革,我们这里成了‘塞外江南’,真像做梦一样。”抚今追昔,河口管委会树尔营村农民李广应无限感慨。

改造盐碱地,离不开科技。县里引进蒙特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,进行土壤改良;与辽宁省水稻种植研究所科研团队合作,签订水稻种植服务协议。

推进经营体系改革,树尔营村成立美源农业合作社,把全村土地集中起来。经过整理,2000亩盐碱地变成一平如镜的稻田。李广应加入合作社,每年除土地流转费用外,还能有一份工资性收入。李广应算了一笔账:过去种玉米,一亩地纯收入也就400多元。去年盐碱地改成稻田,平均亩产有机稻600多斤,按六成的出米率算,可产大米360多斤,毛收入就是3600多元。扣去成本,一亩地纯收入有2000多元。

专家下田指导,让土地再增值。村里探索稻田养蟹,螃蟹种养实现了无化肥、无农药,产品生态有机,按亩产河蟹42斤算,每亩纯收入增加2400元。

合作社带动,树尔营村形成稻田养蟹、养鱼为一体的种养区1200亩,年产有机稻米60万斤,年产无公害蟹6万斤,每亩产值达到5000元。村民张根新说:“以前沿黄小水泊只是用来灌溉,如今合作社全部流转过来,水面养鸭,水下养鱼。树尔营村不仅成了鱼米之乡,也成了富裕之乡。”

产业融合,农民致富有奔头

传统农业如何更有“钱”景?河口管委会不断探索,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。

郝家窑村农民郝争平,在呼和浩特当过瓦工、油工。有了积累、开了眼界的郝争平回乡,率先搞起“黄河乡村旅游”,带领乡亲干起了米面加工、池塘养鱼。2000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,示范效应更加凸显。目前,郝家窑村已有33户农民开起农家乐,吸纳了全村120名村民就业。去年,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2.6万元。

昔日种田吃不饱肚子的郝家窑,如今已将耧、犁、石碾等农机具全部搬进黄河湿地民俗馆,打造“旅游+民俗”“旅游+体验”等田园综合体,村民日子富了起来。

章盖营村有1.6万亩荒地,为激活沉睡的资源,村里将集体土地折股,引进瑞沃酒庄项目。改革释放活力,村集体每年收益11万元,村民每年收益70万元。

让小生产对接大市场。县里鼓励发展村集体经济,通过以奖代补支持产业。皮条沟村去年成立了集种植、销售为一体的宏丰林果专业合作社,100余名村民参股,每年按固定比例分红,还吸纳了82户贫困户就业。“加入合作社后,我有股份、有分红,还能在家门口赚钱”。村民王秀玲说。

新产业发展迅速,河口经济活了。去年累计接待游客47.74万人次,旅游收入达5163.7万元,许多土特产找到销售门路。“以前,我们销售葡萄、黄河鲤鱼等,都是攒到一块儿运到县里卖。现在政府开了网络平台,我们只需一个手机,就能销往各地。”章盖营村贫困户李二翠说。

河口管委会党委书记刘飞说:“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,不断深化农村改革,带动农村新产业、新业态发展,就能让农民有干头有奔头。”
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18年08月12日 10 版)
责任编辑:hn1007
关键词阅读: